当前位置:首页 > 时装杂谈 | 穿着讲堂 > 正文

你的时装时刻,我的时装噩梦

本文写于2010年3月17日,彼时<Shopper东西>杂志还未停刊,Lookbook方兴未艾,当时的我对于这两样东西的存在很是欣喜,写下此文.由于不喜欢黎坚惠,徐濠萦等人的港范儿,取此标题,而时至今日黎坚惠的离世却让我多份伤感,RIP,愿天堂依旧有美衣。

 

也许是信奉精英论的缘故,我对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感到失望,但我又不能违背技术。从个人网站到博客再到微博,后两者的易操作性让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写上两笔,也不用管这两笔是否值得用键盘敲出来,于是大量毫无意义的文字图片占着比特带宽不经意的跳到我们眼前,我不得不否认在那些看似千篇一律的文字下还是能看到一丝亮点,但是有些博客,字里行间除了生硬的堆砌和牵强的解读,让我看不到一丝观点和亮点,这就是大部分时装博客的通病。

 

时装和服装只有一字之差,却足以让一些人觉得飘飘然,高高在上:我写的是时装,而非服装,我的眼里只有大牌,一般牌子我写都不写。在这心理活动的表象却是他们穿着一般牌子,对这电脑,抗着辐射,勤勤恳恳的翻着那一页页充斥广告的杂志,或者更多时候在GOOGLE,为了那一篇文章里威慑人心的品牌集合们,也许写完,连他们自己都不记得到底在文章里列举过多少个品牌了。的确,时尚圈更多的时候就用一层浮华来唬人,而时装博主们显然不会丢下自身招牌去揭开这层虚幻,而是用更华丽的词藻和更意想不到的形容词来分析那一季季各品牌的产品线,让大家醉心于“花朵“,“丛林”等各种元素,早已忽略了这些元素是否真的好看。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ALEXANDER MCQUEEN的离去,那天别管是不是看不看过他的作品,差不多大多数人的签名都换成到了悼念他的,更有甚者在大赞其满大街飘扬的骷髅围巾以至于他的所有作品。可设计师即便被捧为神,他也还是人,神不到出的每一款都好看,这也还真要感谢这些时装写手们,把平平无奇写至街知巷闻,迷惑了一大票没主见的消费者。我想,当一本杂志彻底沦落为广告客户的展示册,可怜的大众中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呢?

 

《红秀》主编孙哲在其一周年特刊的刊守语中说到:大多数时装杂志提供的是一种非真实的天堂般的生活。这真是美妙,但手碰一本杂志即获得上天堂的快感,倒更像是心酸的浪漫。日本女生们为了一个包包不惜做援交,说到底就是不甘于只抱着一本杂志傻笑。当然大多数人有出卖肉体的念头却无勇气,到头来也只能望杂志上物而兴叹,转身跑到淘宝上积极的搜类似款,而后被别人问起却也要把淘物冠以个名头。这,就是时装虚荣心。时装不是服装,它不会把人武装的更美丽,而是被物化,作为可供奉的佛祖,每人上一柱香,让其香火更旺,“造福”更广大同胞。

 

所幸的是这个时代是多元化的,你时装博主的文字也必须有其他力量此消彼长,达到和谐的境地,而这种力量就是街拍。相比于大段的文字,街拍的感官刺激来的更直接,呈现的也没那么谄媚,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审美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为穿衣灵感来源,各种元素的混搭常常给予那些时装写手们最有力的回击:你们,也就是在自己地盘上牛B,但我们,走在街上哪都是牛B!其实于我来说,时装和衣服没有区别,只要气质在,搭配的好看,管什么大牌小牌无牌,有如黎坚惠大肆倒时装经,展示其购物所做的功课及经验,但一经其示范,我便觉得这一切都是虚的,她会穿?没看出来,倒是很合适做各品牌的公关,而且绝对到位。

 

而近来我又很推崇LOOKBOOK,却也又意外发现《东西》这本杂志,写到这里我又怕有为其写软文的嫌疑,但又真的很想说,在这凶猛的时尚海洋中找到一小块蓝海,十分不易,必须鼓励。我想,杂志展现的天堂至少离人间不要那么远,不要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产生绝望之感,那么咱们就得观点独到点,各种牌子混起来,别被任何一品牌收买,尽量稍微客观点。也真不是我骂完了潮流届再来批判时尚圈,而是这通病的确太明显,两者均划地为圈各自为营,在自己营造出的美好假象中沾沾自喜,时而伸出个小手指指责对方不登大雅之堂,或对方根本穿不出街。那显然我所代表的力量更微弱,属于三明治的夹层,不足够丰富时能被面包遮盖了光芒,但我还是坚持,不做你们的时装噩梦,时尚太HIGH,街头太LOW的话,我宁愿折中一下。

DOPE10最棒单提醒:想在手机上快速阅读和分享本文?
            请扫右边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