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 穿着讲堂 > 正文

关于Nike鞋你不知道的事之科技篇

特约撰稿:侯佳伟
 
最熟悉的品牌可能有着你最陌生的科技,对于NIKE,你真的了解过它为改进球鞋所作出的技术上的革新吗?无论你是拥有一柜子鞋的大神还是刚入门的菜鸟级Sneakerhead,都应该沉下心,好好了解一下。
 
Nike Air   Max Air  Zoom Air
 
nike-technology-45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这三种气垫技术同属Nike Cushioning Technology系列。Nike Air作为耐克的第一代气垫,在1982年伴随着经典鞋款耐克空军一号(Air Force 1)同时诞生,至今已有30年历史; Nike Air的缓震性能介于Zoom Air和Max Air之间,可以看作是Max Air气垫的初级状态。其原理是以高压的方式把NIKE Air气体封装到一个坚韧的透明合成橡胶层内,Air Sole在稳定性、缓震性和反应速度等方面表现比较均衡,属于一种中规中矩的气垫技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Nike如今已把重头放在了Max Air 和Zoom Air上, 只有少数复古鞋款依旧使用Air Sole气垫技术, 比如,和Air Sole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Air Force 1。
nike-technology-1
button3
 
1987年,耐克推出了史上最具革命性和创造力的作品之一Max Air。而第一双使用了这种科技的球鞋Air Max 1,在当时球鞋界无异于投下一颗核弹,并影响了美式街头潮流文化的走向,是当之无愧的经典。
 
nike-technology-56
 
original-nike-air-bag-patent-drawings-1
 
Air Max 1 “Air Max Day” 2014年复刻版
 
0307_26
 
Nike Air Max 1 Jacquard
 
nike-technology-39
 
直到2006年Nike Air 360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本“萌萌哒”侧窗气垫终于正大光明狂拽酷炫屌炸天地华丽变身全掌气垫出现在我们眼前,如下图:
 
Nike Air Max 2015
 
nike-technology-5
 
button3
 
 
Nike Flyknit Air Max
 
nike-technology-7
 
button3 
那Zoom Air又是什么样子?它是一种先进的AIR避震系统,在气室内放置了弹性颇佳的弹性纤维,因而该气垫没有任何接缝,表面光滑平整。这种气垫的特点是响应速度极佳,回弹有力,适合长跑。
 
nike-technology-59
 
作为一种内置气垫,Zoom Air从外部并不能直观的被发现,这和Nike素来高调的展示气垫技术相悖:通常一般鞋子的技术都会标记在每款鞋的中底位置,或者大底后掌跟处。(大底指的是鞋最底层与直接与地面接触的橡胶部分。中底指的是大底上面那一层,通常起着缓震的功能,请看下图)
 
nike-tiger-woods-air-zoom-tw-2009-schematic
 
 
Nike Air Zoom Pegasus 31
 
nike-technology-11
 
button3
 
 
nike-technology-12
 
button3 
 
Hyperfuse
 
这也可以算是耐克的一门新兴技(噱)术(头) 。hyper意为“超,超级”fuse可以理解为“融化,融合”。同样这也是一款鞋面科技。在追求轻盈的同时注重透气性和包裹性。鞋面的结合部位采用热熔胶无缝结合来确保“轻,牢固”。
 
Leborn 12
 
nike-technology-35
 button3
 
 
Nike Lunarlon(登月缓震技术)
 
Lunar是耐克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诞生的一款运用在运动鞋上的中底科技。Lunar Form作为一种泡棉科技,从它的概念提出到设计成型一共花费了36年的时间。直到2008年Nike才重磅推出了篮球鞋Hyper Dunk并首次运用了Lunar作为中底。后来慢慢的这种技术由一开始运用在篮球鞋转向了跑鞋的大量运用。
 
Nike-Air-Lunar-90-detail
 
Air Max Lunar 1
 
nike-technology-16
 
Lunar Glide 6
 
nike-technology-17
 
 
Lunar Max 90 Jacquard
 
nike-technology-18
 
Lunar Max 1 Jacquard
 
nike-technology-36
 
 
Undefeated x Nike 2014 Lunar Force 1
 
nike-technology-19
 
button3 
 
Flywire
 
七年前,Flywire的创始人,耐克创新厨房的创新总监杰伊•默彻特(Jay Meschter)通过这个用作鞋模的鞋楦上布满了插针和细线,插针和细线所在的位置则是足部需要支撑的关键点的方式,将工程纤维安排在特定部位,形成运动鞋的骨架或承托支架,从而保持足部稳定到位。显而易见,这种由大桥钢锁启发而形成的鞋面技术,同样也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飞线”。
 
Flywire雏形
 
nike-technology-14
 
 
 
Flyknit动态飞线技术
 
2012年2月耐克正式首次发布具有flyknit 技术的鞋子。没错,Flyknit是一根根线,可绝非普通的线。耐克也做过明确说明,Flyknit的线就是聚酯纱线。所谓聚酯纱线就是用涤纶做成的线形材料。涤纶的优点很明显,弹性不错,很耐磨,也很有强度。缺点则是透气性差。那好,我们给他设计成一条条疏密有致的梭织“飞线”。这样,轻质,强度高的情况下又保持了运动鞋最重要的透气性。这种技术的第一代鞋型Flyknit racer出现的时候,其实,我是不看好的,很夸张,实用性未知,看起来不结实。因为你不能发布一款产品,我就去买,那样很败家,很不理智。后来经过各路大神评测各种时尚博主上脚之后呢,果断收了这双鞋,确实很舒服,开始的几个月我都在穿,现在我还都有穿。我也推荐给周围的朋友,我穿完了是这样酷炫,你们穿完了也是一样的酷炫。
 
Flyknit_t10_04
 
Nike Flyknit Racer Hyper Punch/Volt
 
nike-technology-20
 
Flyknit racer “multicolor” Racer
 nike-technology-21
 
 
Nike Free(赤足跑步系列)
 
如果说lunar系列主打缓震,那么Free系列的口号就是“极致贴合,极度轻盈” 。从0到10,Nike Free提供了不同层级的“自由感”,这让使用者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数字越小,鞋底弯曲度越大,越接近于地面,从而达到“赤足感”。数字越大,意味着支撑性越强,脚后跟与脚趾高度的落差也越大。从产品结构的设计语言来看,3.0的Free大底最薄,而5.0则要厚一些,4.0趋于两者中间。根据官方数据3.0的Free具有4毫米的前后掌落差,4.0的Free是6毫米的前后掌落差,5.0则是8毫米。也就是说,从3.0—5.0鞋底厚度依次递增两毫米,缓震系数也依此递增。但既然是追求“赤足”,无论是日常穿着或是跑步训练,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公路或者正规场地着用此系列的鞋款。如果跑山地越野后果相信大家都懂的。
 
Nike free flyknit
 
nike-technology-37
 
 
Nike Free 3.0 Flyknit
 
nike-technology-24
 
 
Nike Free 4.0 Flyknit
 
nike-technology-25
 
button3
 
Nike Free 5.0
nike-technology-38
button3
 
相信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于Nike所使用的几种主要科技都有了基本的了解,当然这其中一定还有不详尽的地方,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也请期待后续更精彩的内容!
 
DOPE10最棒单提醒:想在手机上快速阅读和分享本文?
            请扫右边的二维码  

标签: